查看原文
其他

这本书对于文学类研究生实在是太需要了

文/于盼盼


缘起一个电话


2014年6月,我加入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,虽然在这之前已经有两年多的相关工作经验,但因为地域差异,初来乍到,我的作者资源基本算是一穷二白。于是,第一步,我想我必须马上建立自己的作者群。


接连几天,我充分利用互联网提供的信息,热情洋溢地给老师发邮件打电话,结果不是很理想,讲真,当时是有点心灰意冷的。但是,有一个电话却像寒风中的一缕暖阳,让我心里感觉很踏实,很安慰,那就是与本书主编张保宁老师的通话。那时张老师担任西安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的院长,我拨通电话之前心里还是有点发怵,印象里院长级别的老师应该都是话不多且特别严厉吧。但是当听到张老师的声音时,我之前紧张的心情一下放松了很多,张老师和蔼可亲,跟我说话感觉就像对自己的孩子说话一样没有一点架子。记得当时放下电话时,我还跟办公室的同事发了一句感叹:如果电话那头的每一位老师都能像张老师这样温和亲切,我们的编辑工作再辛苦点也没什么了。


和张老师的联系就这样通过一个电话建立起来了,虽是简短的几分钟的谈话,我得到了很多重要的信息,其中之一就是张老师已给研究生开设研究方法课多年,他想让学生学到更多的东西,比如学术思想怎么确立,学术视野如何开拓,学术渠道如何规划,学术方法如何培养等,但这些内容仅靠课程的讲授远远不够,于是他想编写一部《文学研究方法论读本》,通过该读本给学生介绍学界前辈的学术思想和精神、学术大家的治学经验和方法,以及经典性的学术成果或案例等。我觉得张老师想要做的这件事情很有意义,我对这个选题也很感兴趣,内心是非常希望能亲自担任该书的责编的。于是后面我又亲自拜访了张老师,包括张老师出国出国访学期间,我也一直跟踪着选题的进展,一回国,我就跑到张老师的办公室,和他签订了该书的出版合同。


做书的感动


接下里和张老师的合作非常愉快,张老师的提纲思路非常清晰,将全书分为五个栏目:思想篇、视野篇、治学篇、方法篇和经典篇。考虑到篇幅,每个单元选了10篇,五个单元共50余万字。这样下来,张老师用了大半年的工夫,搜集了上百篇的文献,最后以研究生培养的需要出发,筛选出名家的、有影响的50篇。该书的目录见文后。


给北大中文系学者们用挂号信寄邀请函


在书稿正式交稿之前,鉴于版权问题,我们想方设法联系到了该书涉及的大多数作者,张老师亲自写了征稿函,由我逐一发给各位老师,征得了所有能联系到的文章作者的同意。在这期间,有几件小事让我很感动,我挑一两件聊一聊:


感动1  

因为经费问题,我们给所有选文作者不能支付稿酬,只是许诺待图书出版后奉寄样书1册。所有的老师,无一人就稿费的问题有异议。有的只是清一色加粗的“支持”“同意”,文艺理论家鲁枢元老师说:“这是好事!”浙江大学徐黛教授说:“同在高校工作,为培养学生做点事情是一种责任!”作为编辑,我看到的是学术大家的无私与包容,作为昔日的学生,我看到的是老师们的奉献与付出。


感动2  

浙江大学的王元骧教授,已经是耄耋之年,我第一次跟老人家通电话的时候,听得出来,老人家身体状态不是很好,一听是书稿的事,老人家又专门带上助听器,让我放慢语速,老人家当时就同意了,后面还专门委托家人发了邮件给我,内容是这样的:于同志,本文后半部分我一直不满意,很想有机会做一次修改。怕您等急了,修改稿请孩子在电脑上改后就直接发给您,不过我还得再细看一遍,过些日子再将校订发给您,估计不会影响编辑出版。



一位80多岁的老人,对自己的一篇在我们看来已经非常优秀的文章的转载,还要在炎炎夏日,再亲笔修改自己觉得不是很完善的地方,我的内心无比触动,心疼老人,也为老人家的严谨的学术品格感动。想想我们现在的年轻人,有多少人还能有这份笃定和执着……


2016年7月25日,张老师正式交稿,历经近五个月的编辑加工,该书于2017年1月正式出版。拿到书后,我遵守给各位专家老师的承诺,第一时间给每一位已联系上的老师用快递寄送了样书1册,包裹里三层外三层,目前老师们都已经收到样书,并有不少老师亲自告知已经收件,还表示了对我社的感谢,让我觉得特别不好意思。借此机会再次真诚地感谢各位专家老师的帮助、支持与厚爱。


给学者们寄样书


样书快递单


一个小小的推荐


它是一本书,是一部让你的研究生论文写作迸发灵感的宝典;

它更像一个人,是一位为你的求学问道指点迷津的私人导师。


那么,什么样的人最需要这本书呢?


我们的目标读者是文学类研究生及文学研究爱好者。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徐岱老师对我说:“许多年前,我也曾想过编一本这样的书,给研究生们作为论文写作指导。这样的书对于现在的学生,实在是太需要了!”是的,对于文学类研究生,这本书可以说是非常对口,书中没有枯燥乏味的刻板教条,有的都是学者名师们鲜活可行的治学经验,让大师们用亲口告诉你怎么确立学术思想,如何开拓学术视野,如何规划学术渠道,如何培养学术方法。有多鲜活,在你拿到书之前我先剧透一点:


研究院头一年设在云南澄江城外荒山上的“斗母阁”里,晚上一灯如豆,伴着山野里呼呼的风声。第二年迁回粤北,我就在坪石的祠堂式院舍里翻书、查资料、做卡片、写论文,两年时间内读了宋代的大量诗歌理论著作,积下了上万张卡片,写成了30万字的硕士论文《宋代诗论研究》。这使我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,能够在研究中遵循较为严格的学术规范,也培养了我较能刻苦的习惯,能够在艰苦条件下孜孜不倦,更让我逐渐认识到中国古代文论的价值,体会到其中蕴含的鲜明民族特色,下定了一生从事文艺理论研究的决心。


研究所毕业后,我留在中山大学教了5年书,1946年回山东大学任副教授,1948年到上海沪江大学任教授,从此一直在上海各大学中文系任教。虽然1957年被打成了“右派”,“文革”中又被当做“牛鬼蛇神”关进了牛棚,但在那20年间,我倒是利用闲暇从700多种书籍中做了四五万张卡片,总计有1000多万字吧。我总认为这种学问是有用的,虽然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派上用场,但还是沉潜进去,才觉得心灵有所寄托。


——引自“文须有益于天下”--文艺理论家徐中玉访谈,《文学研究方法论读本》P48


现在都在提倡拓宽知识结构,打通不同的专业,毫无疑义这是时代的趋势。但作为学术研究,还是应当有“本业”作为基点,学科整合应立足于自己的基点去整合。就文学史而言,会与思想史有交叉,但文学史家所做的“本业”,或者其长项,还是和思想史家有不同的。那么到底现代文学的“本业”是什么?我们理解的“现代文学”,就是用现代文学语言与文学形式,表达现代人的思想、情感、心理的文学。这样概括一般不会有什么异议。按照这种理解,现代文学史写作就不应当只是谈论“思想”,还应当有情感、心理的“文学”表达。这和思想史、哲学史乃至文化史的关注层面与方式都会有区别。否则,还要文学史干什么?


这里特别还要谈到教学问题,因为我们这个学科的发生本来就和教学有千丝万缕联系。现在各大学都还把文学史作为中文系的基础课,其功能除了培养“思想”,还应当有“审美”,有文学的感觉与眼光。在这个日益平面化和物质化的时代里,审美感觉与能力的培养更显重要。可惜我们看到这种普遍现象:许多学中文的大学生和研究生学会了“做”文章,却消泯了自己原有的艺术感觉,中文系越来越不见“文气”了。对文学研究过分注重操作性,而轻视艺术审美经验性的倾向,应该引起关注。   


——引自温儒敏“谈谈困扰现代文学研究的几个问题”,见《文学研究方法论读本》P129


方法一定要跟你的研究对象契合、适用。如果不适用,这个理论再时髦、再深奥,都是没用的。我们在读前辈学者的论著时,比如闻一多、陈寅恪、王国维的书,我们要学些什么?接受他现成的结论?不是。大家看一看剑桥版的隋唐史,里面到处在驳陈寅恪,好几处都说他不对。为什么?学术在进步,观点也在不停地更新。读老一辈学者的著作主要是从中吸取方法论上的启发。比如,比较喜欢用新方法的王国维,无论用尼采,还是用叔本华,他都不是直接地引用别人的若干话、若干结论,而是采用那种观察问题的视角来思考我们传统的东西。同样,闻一多先生在研究《诗经》、《楚辞》的时候,也用了大量国外的神话学、民俗学方法,可他几乎没有引用任何人的著作,而只是借其方法,学其精神。总而言之,“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”。工具掌握好,研究问题就好;工具不对头,往往是方凿圆枘说不到点子上。


——引自莫砺锋“功底与眼光——中国古代文学治学漫谈”,见《文学研究方法论读本》P128


先别着急点赞,还有一点:我们在书的每一单元后面还有“思考与讨论”模块,这也是该书的一大亮点,随便拿出一个思考与讨论题,都是一个很好的研究生论文题目。同学,你的研究生论文有着落了。


当然,学术名家们的治学过程也非常励志,从这一点看来,该书还比较适合积极上进的奋斗青年。比如小编我啊,每当早上不想起床的时候,我就想起季羡林老先生那句:不是我闻鸡起舞,而是鸡闻我起舞。世界上最可怕的事,不是有人比你优秀,而是比你优秀的人还比你努力。想到这,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小编辑,我好像再赖床就无颜面对乡亲父老了。


从该书中,我们不仅能学会怎么做学问,我们还跟着牛人学习怎么做事,怎么做人。我们与牛人的差距在哪里?书里有你想要的答案。


如果你对我们的《文学研究方法论读本》感兴趣,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访问总社微店。


最后,不用谢小编,若能帮到你我很开心。

《文学研究方法论读本》是为文学类专业研究生编辑的一部方法论读本。全书分为思想篇、视野篇、治学篇、方法篇和经典篇五个单元,主要介绍前辈学者的学术思想和精神、学术大家的治学经验和方法,以及经典性的学术成果或案例,目的是帮助研究生在求学问道中树立正确的学术思想,开拓学术视野,掌握学术路径,培养学术方法。期望此读本能够对文学类研究生的学术成长起到一点促进的作用。


主编张保宁(1957—  ),男,陕西渭南人,1982年1月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。供职于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,教授,硕士生导师,校学术委员会和教学委员会委员,陕西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,兼任陕西省大学语文研究会副会长、陕西省写作学会副会长。 

  

目录


第一单元 思想篇


002 当代文论重建路径:由“强制阐释”到“本体阐释”——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张江教授 / 毛莉

013 理论批评:回归汉语文学本体 / 陈晓明

018 文艺理论的创新与思维方式的变革 / 王元骧

030 建构文学理论科学学派——文艺理论家董学文访谈 / 金永兵

038 与季羡林先生对话中呈现新思想 / 王岳川

048 “文须有益于天下” ——文艺理论家徐中玉访谈 / 王聪聪

053 文艺理论要为文学创造思想——文艺理论家钱中文访谈 / 丁国旗

062 文艺理论要关注时代精神状况——文艺理论家鲁枢元访谈 / 刘海燕

070 在历史的喧嚣中坚守学者的精神立场——文学史家丁帆访谈 / 王昉

079 批判性思维与思维基本功 / 谷振诣

087 思考与讨论

  

第二单元 视野篇


090 中国文化的大传统与小传统 / 叶舒宪

096 鲁迅与中国现代思想文化:去世70周年的回顾 / 钱理群

110 “西方话语”与中国现当代文化 / 王富仁

121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五个层面 / 尚永亮

123 谈谈困扰现代文学研究的几个问题 / 温儒敏

137 “大时代”里的“现代文学” / 王晓明

145 我对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世界性因素的思考与探索 / 陈思和

149 乐黛云:从世界的文学视野看中国比较文学 / 褚国飞

156 “文明冲突”与跨文明比较文学研究 / 曹顺庆王敬民

160 视觉图像文化及其当代问题域 / 金元浦

165 思考与讨论


第三单元 治学篇


168 读书不肯为人忙——陈寅恪先生读书治学之启示 / 胡守为

171 功底与眼光——中国古代文学治学漫谈 / 莫砺锋

179 诗性与理性的完美结合——林庚先生的古代文学研究 / 葛晓音

194 文坛马帐传薪火,身教言传岂畏劳——霍松林教授访谈录 / 刘锋焘

207 文学、文化、文明:横通与纵通——袁行霈教授访谈录 / 马自力

219 当代文艺批评的理论反思——文艺理论家王先霈访谈  /  熊元义

227 一个痴情者的学术回眸 / 严家炎

238 杨义先生的小说史研究 / 赵稀方

250 一个符号学者的“自小说”——赵毅衡教授学术生涯访谈 / 邓艮

257 文字·文学·文化·思想——南京大学许钧教授访谈录 / 黄新炎

269 思考与讨论


第四单元 方法篇


272 如何把“死”知识变“活” / 朱光潜

276 钱锺书是怎样做读书笔记的 / 杨绛

279 批评的尊严——作为方法的丸山升 / 洪子诚

287 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“读书” / 陈平原

293 创造性批评:解说与解读 / 徐岱

302 实证的、阐释的和批判的——社会理论的三种模式 / 陶东风

307 形式美学与文学形式研究 / 赵宪章

317 分析美学:方法、模式与历史 / 刘悦笛

326 言语视角:一种可行的新诗阐释途径 / 罗振亚 

330 谈谈学术研究方法 / 佚名

335 思考与讨论


第五单元 经典篇


338 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/ 张岱年

344 《红楼梦》评论 / 王国维

357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/ 鲁迅

365 略论中国韵文起源 / 钱穆

371 谈新诗 / 胡适

383 经典常谈·文第十三 / 朱自清

393 论中西画法的渊源与基础 / 宗白华

402 中国诗与中国画 / 钱锺书

419 说意境 / 叶朗

426 文学经典建构的内部要素 / 童庆炳

430 思考与讨论

431 编后记  


点击下方阅读原文,即可购买此书




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

已入驻新浪微博、头条号、豆瓣小站

长按二维码图片即可关注本公号
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
这本书对于文学类研究生实在是太需要了
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